动物科学专业建设规划
1 、指导思想
动物科学专业在建设基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合格的本科人才基础上,坚持以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根本;坚持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依托,促进专业发展与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发挥全体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总体建设目标
在学科建设中突出重点,力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进入全省重点扶持学科行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成为校级重点学科,争取建立 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在教学改革中突出课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校级精品课程要由目前的 1 门增加到 2-3 门。
建设措施:(1)利用人才优势带动学科发展,通过有计划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学术水平;(2)通过实验室平台建设,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3)建立客座教授制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3 、 师资队伍建设
动物科学系现有教专任教师 17人 , 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9 人,讲师 2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6 人,硕士学位的 6 人。形成了层次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学术氛围活跃、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建设措施:(1)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强化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2)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动科系现有教师名录表
|
姓 名 |
职 称 |
学位 |
研究方向 |
所属学科 |
职 务 |
1 |
杜炳旺 |
教 授 |
硕士 |
家禽遗传育种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学科负责人 |
2 |
于相业 |
教 授 |
学士 |
动物遗传育种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
3 |
苏 瑛 |
教 授 |
博士 |
遗传资源评价与分子遗传学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系主任 |
4 |
安立龙 |
教 授 |
博士 |
动物繁殖与生物技术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教务处
副处长 |
5 |
刘 宁 |
副教授 |
博士 |
草食动物遗传育种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研究生处
副处长 |
6 |
叶昌辉 |
副教授 |
学士 |
数量遗传学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副系主任 |
7 |
贾汝敏 |
副教授 |
学士 |
动物遗传育种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
8 |
申慧芳 |
讲 师 |
硕士 |
动物遗传育种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
9 |
高振华 |
研究员 |
博士 |
动物营养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学科负责人 |
10 |
刘艳芬 |
教 授 |
硕士 |
动物营养与免疫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11 |
王润莲 |
副教授 |
博士 |
反刍动物营养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12 |
黄冠庆 |
副教授 |
硕士 |
配合饲料生产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13 |
杨 文 |
副教授 |
学士 |
动物生物化学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博物馆
馆长 |
14 |
曹五七 |
副教授 |
学士 |
动物环境控制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15 |
邝雪梅 |
副教授 |
硕士 |
水产养殖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16 |
任 丽 |
副教授 |
硕士 |
饲料添加剂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17 |
尹福泉 |
讲 师 |
博士 |
反刍动物营养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
|
|
|
|
|
|
|
4.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建设目标:2008年内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建成实践教学的精品课程。
建设措施:(1)进一步加强课程的融合,改革现有专业课的教学模式;(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设立面向生产的实践类课程;(3)按照新修订的人才培养计划,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4)凡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均选用 21 世纪教材或全国统编教材;(5)加强双语课程建设,鼓励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2010年双语教学课程占本专业课程的1-2门。
5. 教学水平与教学改革
思路与措施:(1)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2)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研课题、参加教学研究;(3)鼓励教师采用投影、幻灯、音像、 CAI 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6.教学管理
思路与措施:(1)规范日常教学管理。(2)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管理。(3)实现教学运行的全过程管理。(4)关心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过程,及时沟通,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7. 学术水平及学术交流
建设目标:近三年公开出版 2-3 本学术专著。争取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2-3 项,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1-2 项,教学成果奖 1-2 项。每年在国内外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15 篇。
思路与措施:(1)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2)安排系教师向教师和学生作学术讲座;(3)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参加全国专业学术会议或到外校考察学习。
8. 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目标:建成体现时代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措施与思路:(1)建立建成校内动物科学基地;(2)通过与企业联合等方式建立高水平的实践与创新平台,建成校外教学实训基地。
动物科学系
200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