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育 -> 建设规划 -> 正文

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08-12-01   来源:农学院   点击量:

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奠厚基础,宽广适应,注重实践,培养创新”为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和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培养途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规模规划:年均招生80人,全年在本专业在校生人数320人。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学科建设规划:我系现有两个专业生物技术和植物保护,有两个硕士,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病理学。现有老师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3人,助教1人,实验员4人,辅导员1人。学历方面,8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从外校引进1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的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专家,最终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合作精神的学术队伍。我系有2个硕士点,应该是硕士点较多的系之一,每年招收研究生的数量达20多人。系里将在植物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植物二个方面加强建设,希望学校给我系在上面二个方面课题的申请上给予一定政策倾斜,这将为我院遗传育种争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实验室2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00万元以上。重点加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及转基因植物等实验室建设,增加学生在基因工程上游、中游和下游等方面操作训练和分子标记方面的训练,最终使实验室达到能从事基因操作的基本要求,除能保证教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正常开除之外,还能满足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需要。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保证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基本条件和时间。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与湛江市周边地区及“珠三角”重点城市各相关生物技术公司及农业方面的科研院所合作,争取建成5个左右每年可供100名学生进行课程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

五、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是实施培养方案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因此,规范化制度化的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以教育部教学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计划的修订,以相关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为参考,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动物学、动物生理及仪器分析等课程。在选修课程上要加强生物前沿学科的介绍,如水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教学的规范管理,每门相关资料必须完整,要努力作到课堂上的信息量大。教案力求细化,老师要掌握好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之间的关系。加强教材建设,继续选用内容较新的21世纪教材、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外。提高自编实验教材的质量,争取在教材出版上有新的突破。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要选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并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专业通用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与出版,5年内主编或参编1-2部以上公开出版的教材。加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适当引入课程讨论和小组教学。经常性组织专业教学计划的研讨和修改,及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的培养思路和理念。5年申报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以上。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应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达到90%以上,并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水平。积极进行网上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3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