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育 -> 建设规划 -> 正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规划

发布日期:2008-12-01   来源:农学院   点击量: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规划

一、指导思想:本专业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深入分析原有专业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创新与创业型人才为宗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前提,在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培养途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使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办学水平在国内达到一流水平,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就业及其专业招生方面具有相当的社会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规模规划:年均招生本科生35人,全年本专业在校生人数140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本专业现有教师共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实验教师2人;学历方面,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今后在5年内,使2名青年教师获取博士学位,2-3位青年教师进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土壤和植物营养学科的相关研究,从国内外引进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经过3年的努力,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过硬、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使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三、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划:现建有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测量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面积达600平方米,设备资产近300万元。今后将积极争取学校实验室经费投入,建好田间试验基地和温室,为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实习创造条件。加大与校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5-7个校外实习基地,并努力促成基地配套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为学生开展毕业实习提供充分机会。

四、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突出学生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技能培养,达到“厚基础有依托面,强能力有支撑点”。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农业”特色,在行业面向上体现出与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区别。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打造本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与骨干课程建设工程,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主编在全国有影响的统编教材以1-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