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育 -> 建设规划 -> 正文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08-12-01   来源:农学院   点击量: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奠厚基础,宽广适应,注重实践,培养创新”为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和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培养途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规模规划:年均招生70人,全年在本专业在校生人数280人。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本专业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人,实验教师1人;学历方面,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从外校引进2-3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人员,最终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合作精神的学术队伍。

四、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实验室2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00万元以上。重点加强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建设,增加学生操作和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的机会和熟练程度,最终使实验室硬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除能保证教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正常开除之外,还能满足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需要。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与湛江市周边地区及“珠三角”重点城市各相关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和环保企业的合作,争取建成10个左右每年可供70名学生进行课程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

五、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积极参与专业通用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与出版,5年内主编或参编1-2部以上公开出版的教材。加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适当引入课程讨论和小组教学。经常性组织专业教学计划的研讨和修改,及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的培养思路和理念。尽量提高使用新教材的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自编教材的修订工作,积极鼓励教学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增加和利用好现有图书资源,完善国内期刊,增订外文期刊;进一步加强音像资料和电子图书的建设;5年申报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2项以上,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以上。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应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达到90%以上,并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水平。积极进行网上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3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