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创新 -> 创新学科团队 -> 正文

雷州山羊生物育种创新团队

发布日期:2025-10-17   来源:滨海农业学院   点击量:

一、创新团队成立的背景

雷州黑山羊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具有耐湿热、繁殖率高、优良肉质和板皮品质好等特性。目前有关雷州黑山羊遗传资源的挖掘与高效利用、性状解析与功能基因定位、品种培育新技术的研发等基础研究均相对滞后,已严重制约雷州半岛及其毗邻区域黑山羊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成立雷州山羊生物育种创新团队,旨在依托本地丰富的雷州黑山羊资源,充分挖掘本地特色雷州黑山羊种质资源,对其重要经济性状(耐湿热、抗逆、高繁殖率)进行基因解析和深度挖掘,精准解析雷州黑山羊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分子机制,解析耐湿热、抗逆、高繁殖率等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随后运用于基因编辑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与分子标记进行育种新材料的创制,为挖掘雷州黑山羊种质资源、创制兼具高湿热环境适应性与高繁的新品种(系)奠定理论基础,赋能雷州半岛反刍种业振兴和自主创新,为地区种业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二、创新团队人员与构成

团队首席科学家:甘尚权研究员

团队成员:吴江博士、周光现博士、魏趁博士、杜春梅博士、周嵋博士后、招华兴博士后

研究生:林留霞博士生(2021级)、黄业华博士生(2025级)、冯达硕士生(2023级)、韩立琴硕士生(2023级)、罗梦珍硕士生(2023级)、袁月明硕士生(2024级)、胡思怡硕士生(2024级)、区兆明硕士生(2024级)、陈琳硕士生(2024级)

三、团队科学研究领域与业务领域

创新团队将瞄准国家种业振兴的实际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畜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依托本地丰富的雷州山羊资源,充分挖掘本地特色雷州山羊种质资源,对其重要经济性状(耐湿热、抗逆、高繁殖率、产肉率)进行基因解析和深度挖掘,精准解析雷州山羊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分子机制,解析耐湿热、抗逆、高繁殖率等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随后运用于基因编辑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与分子标记进行育种新材料的创制,为挖掘雷州山羊种质资源、创制兼具高湿热环境适应性与高繁的新品种(系)奠定理论基础,赋能雷州半岛反刍种业振兴和自主创新,为地区种业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四、团队目标和愿景

我们致力于深入挖掘和解析雷州黑山羊的优良遗传资源,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既具高湿热环境适应性又具高繁殖率的新型山羊品种,从而推动区域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产业振兴。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与建设中,我们力争将团队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山羊生物育种创新团队,引领雷州黑山羊产业的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为国家种业振兴和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卓越力量。

五、团队取得的成绩和荣誉

团队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区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以及广东省科技成果“入县达镇”项目等20多个项目。获得省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5年8月,团队基地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PRPL耐热基因编辑雷州山羊。团队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书籍17部,其中主编身份出版15部。我们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并发布团体标准10项。此外,团队还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等2项国家级荣誉。

六、人才培养

作为雷州黑山羊生物育种创新团队的一部分,我们深知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以确保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团队迄今已培养研究生9名,其中包括2名博士生。近三年内,团队成员中有1人获得“神农青年英才”称号,并有1人晋升为高级职称。

七、合作交流

在推动雷州山羊生物育种创新团队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合作交流是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构建了多元化的合作交流平台,广泛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团队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及塔里木大学反刍动物研究团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八、社会服务

雷州山羊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所需的新型生产力。通过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技术传播,我们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团队负责人组织成员撰写了“零基础跟畜牧专家学养殖”系列图册,共计13册,累计发行20万册。这一系列图书促进了养殖技术在基层的有效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