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计划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动物繁殖学
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
54
2
50
兽医产科学
专业课
46
兽医公共卫生学
1
25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2.1 实验教学
动物繁殖学实验12学时/自然班,课程实习1周/自然班,技能训练1周/自然班。共完成本科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24学时,课程实习2周,技能训练2周,学生总人数为50;兽医产科学实验12学时/自然班,课程实习0.5周/自然班,共完成兽医产科学实验24学时,课程实习1周,学生总人数54人;兽医公共卫生学实验18学时/自然班,技能训练1周/自然班,共完成本科兽医公共卫生学实验教学18学时,技能训练1周,学生总人数25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
2. 实习、技能训练
动物繁殖学课程实习1周/自然班,技能训练1周/自然班。共完成课程实习2周,技能训练2周,学生总人数为50人;兽医产科学课程实习0.5周/自然班,共完成兽医产科学课程实习1周,学生总人数54人;兽医公共卫生学技能训练1周/自然班,共完成本科兽医公共卫生学技能训练1周,学生总人数25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
3、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参与完成了由 余四九 教授主持的“胚胎移植技术在家畜繁育中的应用推广”(甘肃省科技厅资助)、“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快速扩繁白牦牛”(甘肃省科技厅资助)、“牦牛胚胎附植和胎盘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和“牦牛卵泡细胞凋亡及体内外因子对凋亡影响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等课题。由本人负责实施的天祝白牦牛胚胎移植项目于2004年获得成功,此成果在国内外均属首次。2003年完成了硕士论文《奶牛胚胎移植相关技术的研究》。2006年完 成了 博士论文《牦牛胚胎附植过程中细胞凋亡及其通路的研究》,发现了牦牛胚胎附植过程中子宫内膜细胞和胎儿滋养层细胞经不同通路发生凋亡,分别为caspase-3依赖型和caspase-9依赖型。公开发表的论文5篇。
(1) 几种冷冻保存方法对奶牛胚胎保护效果的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省优秀期刊,SSN1004-5228),2006,1 第一作者.
(2)不同超排方法对奶牛超排效果的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省优秀期刊,SSN1004-5228),2006,8. 第一作者.
(3)Successful embryo transfer in Tianzhu white yak using standard protoco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SCI收录) 2007 50 (5): 第二作者。
(4)天祝白牦牛胚胎移植实验研究.中国科学C (权威核心)2007. 37(2) 第二作者。
(5) 牦牛卵泡细胞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动物学报(一级学报).2005.51(6):第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