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广东海洋大学兽医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源自1958年的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的畜牧兽医专业,现已形成了“湿热环境下动物健康保障及兽用海洋药用资源开发”等特色鲜明的研发方向。本硕士点建设所依托的动物医学专业是广东海洋大学重点专业,广东省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该专业于2020年获批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11月,教育部批准授权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点。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动物疾病诊疗
聚焦湿热环境下动物疾病发生规律,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机理、症状、病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开展动物疾病诊疗新技术研究和推广,解析有机污染物的毒理学过程并建立痕量检测技术,开发动物群发性疾病防控技术。
2.动物疫病防控与检疫
围绕滨海地区重要动物疫病的流行特征、病原进化和快速诊断等关键问题,阐述动物重要流行性疫病的致病机理,开展畜禽疫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诊断技术和动物性食品检验技术等研究,为畜禽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3.兽用滨海药物开发
以滨海特色兽用中药和兽用海洋药物开发为主要方向,开展滨海中药天然活性成分研究,新型抗炎免疫药物作用机制及药效评价;解析海洋药物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开展新型抗耐药病原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及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4.动物应激性疾病防治
聚焦畜禽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应激性疾病易发、高发的产业问题,开展湿热应激、断奶应激、运输应激发病机制研究、关键靶点发现和防控技术开发,为南方畜禽健康养殖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二)教师队伍与研究生培养
1.教师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22名,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7人;博士生导师4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 人,有省级教学团队 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校外行业导师10名。具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建立了具有实践经验、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机制,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培养情况
本学位点学制3年,致力于培养从事动物诊疗、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监督管理以及市场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通过双导师负责制(即1位校内学术导师,1位校外专业相关机构的导师)进行培养。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在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兽医实践(6个月)和规定的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并考核合格后,进行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
(三)科研及成果情况
近五年来,本学科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其中2023年获批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基石”类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多篇,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农业推广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四)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与日本德岛大学生物资源产业学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学生交换、学术合作等工作。学位点还引进了美国美国田纳西大学王华骞教授、FAO/WHO 食品药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官员/埃及开罗大学 Abd El-Aty 教授,新西兰 Lincoln 大学Ravi Gooneratne 教授、Otago 大学Alaa El-Din教授等海外高校专家来我校开展深度的教研合作, 有力推动了学位点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二、研究生招生类型
专业学位型硕士生招生目录
招生学科:兽医硕士(095200)
研究方向:
1.动物疾病诊疗
2.动物疫病防控与检疫
3.兽用滨海药物开发
4.动物应激性疾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