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钱敏杰教授与倪隽蓓副研究员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5-05-03   来源:滨海农业学院   点击量:

作者:李国鹏     审核:沈雪峰,马驿     编辑:刘斌

429日,应滨海农业学院邀请,海南大学钱敏杰教授与浙江大学倪隽蓓副研究员在湖光校区兴农楼109室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党委副书记王继全主持,园艺系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100余人参会。

报告会上,钱敏杰以“光调控园艺作物品质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为题,详细介绍了不同紫外光对黄瓜的生长、梨和杧果果实的外观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倪隽蓓的报告题目是“光和激素调控梨和杧果果实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重点分享了乙烯和蓝光通过调控ERFMYB转录因子参与杧果的着色及果实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两个报告均围绕园艺植物的外观品质,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案例式剖析,阐明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此次报告会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师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


79372ee11552f36d8f127dceebcf4af


报告人简介

钱敏杰,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Horticulturae编委,Tropical Plants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园艺作物品质形成及调控,重点开展园艺作物品质提升光照处理技术研发,利用组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手段解析相关的分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倪隽蓓,浙江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和《果树学报》期刊青年编委。以梨和杧果为研究对象,长期围绕果实品质形成机制与调控开展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手段,深入探讨激素和环境信号调控果实品质形成的效应及分子机制。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he Plant Cell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1篇为ESI热点论文,4篇为ESI高被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