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建设规划
1、前言
1.1对专业改革和建设的认识
基于以下原因,我校园艺专业教学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加强建设。
(1) 园艺专业是我校2001年招收的本科专业,至2005年上半年,第一届本科学生毕业。该专业是在原湛江市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果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目前师资力量较薄弱,办学条件较差。
(2) 当今园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重点是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含果树学、花卉学、蔬菜学。全国各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同小异,谈改革,谁也跳不出园艺专业学科性质的圈子,所以我校园艺专业教学应是在理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 我校园艺专业是新办本科专业,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学科建设底子薄,它又是海洋大学内的一个涉农专业,在广东省内无知名度可言;广东省经济发展快,年青人对涉农艰苦行业望而生畏,我校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地理位置较偏,以上因素主观地或客观地影响了该专业的生源。只有建设和发展才能解决生源问题。
(4) 我校园艺专业新生很少是第一志愿录取,大部分根据“服从分配志愿”调节录取,与其他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生相比,学生的知识底子相对较薄,要培养出与兄弟院校专业同样质量标准的人材,我们将要付出更艰辛的劳动。
1.2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工作部署
通过到华中、华南等多所院校的调研取经,收集国内外部分相关农林院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资料,并作出近几年的工作计划。
1.2.1成立了本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分别听取各位成员对本专业发展方向及教学计划修订的意见;
1.2.2召开了本专业在读本科生动员大会,协助专业教师如何开展专业课系统综合实习改革试点;
1.2.3开展了本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大讨论,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决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重专业,重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注重个性化教育,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使本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建立“以选课制为中心,导师制和主修制为辅助,既开放灵活又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
1.2.4工作计划: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重点是要解决好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等3个问题。其重点是保证学时,整合课程,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新的教学计划要体现通过教育思想观念转变而形成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突出素质、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培养;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按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实质,提出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经3-4年的实践,发现新问题,评价教学质量,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提出本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建议,为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做好准备。
2、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2.1国内外或省内外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园艺业在林业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有些地区还将园艺业作为林业发展的龙产业。江西省就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省”,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和栽培,以增加农民收入。中南地区各省的园艺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科技人才供不应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优质无公害果品和花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随着我国都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人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园艺专业的技术人才。99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园艺专业成为林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不过,现在用人单位的体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体制改革,林业局等林业事业单位和国营林场、国有企业的运转机制和人员编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招聘本科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由过去以林业局和国有企业为主转变为以外资或国内股份制及民营企业为主。广东省花卉出口世界各地和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花卉产业效益显著,蔬口出口港、澳地区,园艺专业大有可为。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学习成绩为主改为以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敬业精神为主。用人单位希望我们的毕业生是多面手,既懂生产技术,能生产优质高产的园艺产品,又懂果园、绿地或园艺场甚至庭园的规划设计,还善于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仅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实践能力差的学生是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
2.2我校本科专业往届生的就业情况
我校园艺专业到目前只有一届学生毕业,就业情况令人满意,毕业后一次就业率达到90%。
2.3我校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我校园艺专业05年毕业的毕业生大多数的就业单位为花卉产业、园林绿化公司,只有约16%的毕业生就业于贸易、服务行业。
3、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3.1目前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园艺学科迅速发展与国际上对园艺业日益重视有关。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园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营养角度说,要维持人体的健康,每人每年需要食用水果40—50千克而花卉除了美化环境、防止污染外,对人类的某些疾病还具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园艺行业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国际园艺业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野生资源和新品种的开发利用;
(2)设施园艺;
(3)有机园艺;
(4)集约经营;
(5)市场园艺及运贮园艺;
(6)旱作及节水园艺;
(7)园艺美学的广泛应用。
园艺业的发展推动园艺学科的进步,国外的园艺学科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如下特点:(1)现代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等。对园艺学科科研与生产渗透与影响,使园艺学科的科研水平、园艺产业的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2)园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互为促进;(3)教学、科研与园艺产业的生产实际结合紧密。
目前,我国园艺作物发展的面积、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1994年我国水果人均消费量仅为30.85kg,而美国为110.7kg,和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印度人均也有35 kg。花卉在世界上是新崛起的产业,荷兰、日本、美国均是产业大国,而我国仅为起步阶段:园艺品种、管理技术、管理经营、流通、采前采后等方面的落后制约着我国园艺学科的迅速发展。
这几年,全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很多农林院校将原有的果树、蔬菜、花卉都取消了,合并为一个园艺专业。因此,各院校对课程的设置和名称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例如,将原来的果树育种学、蔬菜育种学、花卉育种学合并调整为园艺育种学。此外,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与新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已经渗入园艺学科的研究领域,为传统园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1我校本专业在国内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一个专业要想在国内有地位,必须要有3—5代人的努力和积累。我校园艺专业是新开办的专业,目前在国内谈不上地位。
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毕业生除了在园艺界可以择业,还可接受其他行业的挑选。
在学科建设方面将突出研究热带、亚热带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着重新品种的培育。根据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我校应以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为宗旨,开展节水栽培,有机园艺,采后处理、设施园艺、园艺美学、集约经营等方面的研究。
4、国内外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分析
4.1国内外大学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
4.1.1国外大学同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我们对美国、日本、以色列、泰国等同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国外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的共同点:(1)大学设置园艺专业或将园艺专业附属其它学科,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以色列希板莱大学均独设园艺学专业,而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和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则归入农学部或植物科学专业;(2)重视基础理论,专业口径较宽,一般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并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类课程;(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课的自由度较大,如在宁卡王子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程的选修与必修比例为6:36,专业课程的选修与必修比例为15:19;(4)重视实践能力培养;(5)教学手段先进,重视课堂讨论。
4.1.2国内大学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调查及分析
(1)国内大学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
在全国林业院校中北京林业大学教改进行得较早。其教学计划的整体特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教学计划由3大教学体系构成,即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第二课堂体系。建立的时间教学计划体系相对独立,以大学科基础组织综合实践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计划由3层次教学平台构成,即公共、通识教学平台,类群、基础教学平台和专业特色及其扩展教学平台,逐步实现由校、院、系分别管理。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规范选修课。课程类别划分为必修和选修,取消指定选修课,学生不仅可以选修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也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给学生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
从方便教学实出发,分学习阶段,调整周学时数。给学生留出通过外语等级考试及计算机课外实践的时间。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0周,毕业论文不少于12周。
(2)人才培养计划特点分析
综合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浙江大学园艺专业、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及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如下共性:①各院校园艺专业教学计划中,业务培养目标准确,要求具体,主要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非常清楚;②课程设置以主干学科——园艺学为主(一级学科),分为必修与选修课程。自1999年全国进行专业目录调整以来,各院校不再以果树、蔬菜、花卉二级学科设置课程。园艺学的总课程学时数为2570~2694学时,毕业生要求获得的最低学分为150.5(福建农业大学)~163(西南农业大学)。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多为专业选修课。必修课占总学时的75.8%~88.28%,选修课占总学时的11.72%~24.13%,其中山东农业大学的必修课程比例最大(为88.2%),西南农业大学最小(为75.8%)。③课程设置中,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27—29门,专业课程为5—6门,选修课程一般为17门左右,浙江农业大学还设置限选某一方向的课程(如果树方向课程、蔬菜方向课程)。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各院校一般安排30周以上的时间进行实践,内容、时间、目的十分具体。
4.2我校本、专业现行教学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是:①总学时偏少;②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学时少;③选修课的技术含量不高。
5、本专业改革与建设方案
5.1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着重培养学生具备果树园艺、观赏园艺、园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园艺生态建设与保护能力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园艺专门科技人才和适应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争取在15年内把我院的园艺专业办成广东省的重点示范专业、华南地区知名的特色专业。力争在2008年完成申报果树园艺硕士点。
5.2本专业人才知识、素质及能力要求
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备如下知识结构、素质及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尤其要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素质高,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备数学和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外语达到“四级水平”。
(5)具有扎实的园艺专业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基础,掌握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专业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了解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创新方法,具有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更好地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魂,能履行建设国家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5.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5.3.1学位主干课程
学位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生物统计、农业微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保护学、园艺产品贮运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及园艺设施栽培学。
5.3.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课外创新、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5.3.3主要专业实验课:
主要专业实践课包括:园艺专业保护学实验课、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课,园艺植物育种实验课。
5.3.4学制
学制4年
5.3.5授予学位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5.3.6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
公共课662学时,学分34.5;学科基础课412学时,学分22;专业基础课702学时,学分39;实践性教学环节30.5学分;专业方向课324学时,18学分;专业任选课396学时,19学分。公选课16学分,学生必选9学分。学生毕业定额学分为171.5学分
5.4新的教学计划的特点
(1) 突出“深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加强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这主要表现为: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基因工程概论”,增加了“基础生物化学”的课时。选修课中,增加了“盆景艺术”,毕业定额学分由原来的164学分增加到171.5学分。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有更好的帮助。
(2) 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对专业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和学生培养规格作了具体的定位。本次修订的计划中,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强调要培养园艺专业科技人才及适应社会各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不同于传统计划中强调培养高级园艺专门人才或从事园艺各项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在业务培养要求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同于传统计划中过分强调专业素质。在学生培养规格中,除强调扎实的数理化基本理论及生物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特别强调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能力以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
5.5实施新计划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5.1师资力量不强,拟引进教师2名。
园艺专业涉及果树、蔬菜、花卉3个二级学科,除果树专业师资相对较强外,蔬菜及花卉学师资相对较弱,需引进蔬菜学及花卉学专业教师各一名,配备双线教师。这样上届学生专业实习与下一届学生专业课教学就不会有教师不足的现象出现。
5.5.2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必须追加
学生毕业论文规定经费是100元人民币,比内地许多农业院校的经费少。规定的经费也得不到报销。例如,许多05级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经费未能报。有的是老师支付,有的是学生自己支付。
5.5.3教学基地应有稳定的维持经费
教学基地不同于商品生产基地,加上我校周边治安状况恶劣,种什么,什么被偷走。教务部门应划拨专门的基地维持费用,保证教学标本的正常生长和教学技能训练的正常进行。